新闻

细诉经历感悟人生 勉励学生自强不息

2019年09月25日

副院长(本科课程)王家彻教授于开学典礼分享自己从艰苦经历学到的人生教训,劝勉新生面对困难要坚持和忍耐到底。

演讲厅座无虚席,逾400位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本科生出席典礼,他们都已作好准备,在大学校园开启新的人生篇章,度过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光。不过,相信令学生们始料不及的是,王教授给他们上的第一课,竟然是当众细诉自己的不快经历,藉此启发学生如何克服未来将会遇到,各式各样无可避免的难题。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商学院副院长(本科课程)及市场学专业应用副教授王家彻在致闭幕辞时,就开宗明义指出其讲辞内容将会是 “非常私人且十分沉重”。

许多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出人头地,是因为他们较大多数人更迟放弃。— 王家彻教授

面对与会学生,王教授没有把人生前景描绘成一幅美好和充满理想的图画,而是直截了当地让学生认清现实的真面目:“香港遇上了不少问题,我们的人生也会面对不少难题。问题会在不久将来减少吗?很抱歉,随着岁月增长,你们遇到的问题只会有增无减。世事无常,我们应如何面对呢?”

出乎所有学生意料之外,王教授居然感恩在人生旅途中曾遇上无数难题。“我很庆幸能够遇上多不胜数的问题,让我有资格与大家分享面对逆境的经验。”

他分享的第一个经历,发生在他于南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他在该校修读五年,在最后三年撰写论文时遇到了极大的障碍。有时实验数据不符合假设,使他终日惶恐不安,因为害怕不及格而感到恐惧和焦虑。

要明白孤掌难鸣的道理,当面对问题时,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应放胆向自己信任的人求助。— 王家彻教授

“感觉就像进一步,但退三步。我感到既气馁又害怕。我整天呆坐寓所内,不想检视前一天所收集的数据,因为我不想再次面对失败。为了逃避现实,我会忙着干些其他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我不只心理上觉得沮丧,健康问题也逐渐浮现。”

在做毕业论文的最后简报前夕,王教授真的想过一走了之,返回香港。幸好他终于坚持到底,并且向担任他论文导师的国际知名学者求助。王教授预备这份论文时感到如此难受,原因之一是他不想令这位导师失望,但王教授没想到,导师十分支持他,并给予很多既实用而又具建设性的建议。最后,他终于完成了毕业论文。

“结果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就在自己濒临放弃边缘时,我让自己再试一次。”

王教授分享了他从这次几乎失败的经历中学到两个教训。

“许多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出人头地,我认为原因是他们较大多数人更迟放弃;即是说,纵使有无数蛛丝马迹显示不应再耽误时间,他们仍没有马上便放弃。”

中大商学院副院长(本科课程)及市场学专业应用副教授王家彻

 

第二个教训就是要明白孤掌难鸣的道理,当面对问题时,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目光,应放胆向自己信任的人求助。

王教授与学生分享的下一个经历,是一个似乎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他差一点便死了。

大约23年前,王教授因为下半身失去知觉而被送往医院,虽然医生进行了各种令患者痛楚难受的检查,但仍然无法找到确实病因。最后医生诊断这是一种不知名自体免疫性疾病。医生说他能够检回一命已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但好境不常,日后他可能无法再走路。

很多事情并不像年轻时所看到的那么简单。给别人机会,也给予自己机会,去学懂了解事情,让自己的思想更成熟和变得更有智慧。 — 王家彻教授

无论如何,医生认为步行之类的练习会有帮助,王教授也十分配合。第一天,他成功走了二十步。在医院的阳台上,他坐在轮椅上想:“也许我要在轮椅上度过余生。这时,夏里逊福在电影《意外的人生》(Regarding Harry)内坐在轮椅上的形象在脑海中闪过,他也安慰自己,坐轮椅似乎也不算太差。”

王教授在出院后病情慢慢好转。半年后,他便可以再次打最喜爱的网球,实在是一个奇迹。到了今天,王教授相信自己的康复程度已达到99.5%。

这次可怕的经历让王教授学懂了一个道理,就是当不幸的事情降临在自己身上时,要将之视为 “新常态”。这并不是要大家放弃希望,相反,他鼓励学生:“要积极面对,尽量往好处想,然后着眼于渐进式的改进。有时候,难以一蹴而就,把所有问题一下子解决,应该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去实践,那管今天你只能走二十五步,明天只可以走三十步,再过一天才走三十五步。生病至今,二十三年已过去,我庆幸自己能继续走路,甚至能够跑马拉松。对于一个自体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康复者来说,我现在的状况算是不错了。”

王教授接着分享的第三个经历,是极为私人的。他回忆自己儿时在一个极之不愉快的家庭成长,父母不断争吵打架,自己每晚躺在床上入睡前都以泪洗面。王教授自小便认为家中一切不快的事情都是由父亲引起,所以对他充满怨懟。王教授中学四年级时,父母终于离异。当时他平静地接受现实,知道自己没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不应自责或怪责别人,应尝试逐步去解决。— 王家彻教授

即使如此,王教授没有变成一个对父亲怀恨在心的反叛少年,反而努力读书,因为他深信这是为自己开创生活和未来的方法。王教授觉得自己很幸运,有机会到中大商学院念书,因为他觉得这是 “改变一生的经历”。

成长于破碎家庭的他领悟到最重要的道理是:“有些问题就像疾病一样。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不应自责或怪责别人,应尝试逐步去解决。我学到的是,我要建设而不要破坏;我要宽恕,而非报复。这真的很难,但是经过这么多年,我的年龄渐长,也许亦长了一点见识,我明白很多事情并不像年轻时所看到的那么简单。给别人机会,也给予自己机会,去学懂了解事情,让自己的思想更成熟和变得更有智慧。要积极和有建设性,不要妄想一步登天解决所有问题,请多给予一点时间、耐心和努力。”

王教授分享完自己曾经历的难题及他如何应对后,话锋一转,谈到了当下年轻学生面对的问题,并邀请他们勇敢应对。

“现在,身处香港的你我实在百感交集,我知道你们一方面对展开人生新阶段感到无比兴奋,但另一方面又对我们心爱的城市忧心如焚,且让我们一起患难相随,休戚与共,好吗?”

王教授承认,学生或许觉得已经受到伤害,就像香港受到伤害一样。“但是,让我们耐心守望。时间会治愈一切,伤口亦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愈合。努力装备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智慧,并学会分辨是非对错,懂得判断甚么是真,甚么是假。”

大家对香港的未来充满热忱,但请尽量不要过于情绪化,要保持头脑清醒,让我们一起寻找方法走出困局吧!— 王家彻教授

最后,王教授勉励所有学生:“要庄敬自强。我们需要像你们这样充满智慧、有责任感和坚韧不拔的人,你们有能力承受外界的挑战。我尊重大家对香港的未来充满热忱,但请尽量不要过于情绪化,要保持头脑清醒,让我们一起寻找方法走出困局吧!中大商学院的其中一个使命,就是培训出不诿过于人,不肆意破坏,而是寻方设法解决问题的人才。请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文:华路

本文出自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