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創業心法
2017年12月11日
文立馳騁於本地初創的海闊天空
步入第一線集團的員工休閒區,筆者眼前一亮:偌大的地方不僅設有桌球枱和飛鏢機,更有零食角及按摩椅等。集團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文立微笑道:「人是公司最重要的元素,他們工作愉快,自然會激發創意,辦事更投入。光纖可以買,但好的員工有錢也買不到。」文立投身電訊業廿載,是香港第一代科技創業家。
「我在中大主修日本研究,不少人知道時都嘖嘖稱奇。其實沒有到日本留學的經歷,我不可能展開互聯網事業。」文立就讀本科時,適逢互聯網發展初期,幾大互聯網公司如Netscape和Yahoo!都在1994年誕生。學系要求二年級學生往日本交流一年,豈知此行成為文立的轉捩點。
「當年可以上網的地方不多,而東京上智大學有不少交換生,為方便學生獲取資訊,學校提供接通互聯網的電腦,我輸入關鍵詞之後,文字、圖像等資訊隨即躍現眼前,我頓時興奮莫名。那一刻起,我的人生便與互聯網密不可分。」電訊發展日新月異,在異鄉獨立生活的經歷培養了文立自學和解難能力,這都幫助他日後在業界游刃有餘。
文立回港後,恰巧其兄長籌備成立互聯網服務供應公司,於是把一周的課堂集中在兩天內完成,以騰出時間兼顧工作。由於公司尚在發展階段,人手不多,文立凡事親力親為,由市場推廣至客戶服務都涉足過,令他慢慢學會管理公司運作,後來公司賣盤,二十五歲的文立乘着二十世紀末的科網熱潮,以四千萬元創立第一線集團,主力為大中華區提供互聯網服務。
創業不久,文立卻遇上科網爆破,不少網站客戶相繼倒閉,直接衝擊公司業務。「公司在2003年最高欠債五、六千萬元,試過拖欠一家供應商二千六百萬元,幸得當年經驗豐富的公司董事悉力跟債主周旋,又說服股東繼續注資,令公司避免清盤收場。那時我明白到,好的投資者不僅提供資金,還有經驗和指導。」捱過科網泡沫一關,第一線又先後碰上沙士和金融海嘯,「沙士時香港百業蕭條,好在歐美經濟不錯,沒有影響香港出口業,我們趁機吸納製造業客戶。」及後金融海嘯湧至,文立調整服務價格,擴大市佔率,令公司安渡危機,現今服務逾七百多個亞太區城市。
據投資推廣署於2016年的初創企業調查,在香港註冊的初創公司已超過一千九百間,其中以資訊、電腦及科技行業最多,有四百零一家,增幅達46%。近五年來,全球各類創投基金日益湧現,但專注於香港市場的卻不多,文立遂於今年10月聯同弘毅投資、 eGarden Ventures 和合興集團成立海闊天空創投,冀幫助本地初創企業實踐創新的營商構思,拓展香港的創業生態圈。除了投資具潛力的初創企業,他們更會安排成功的企業家擔任導師,協助初創企業跨出香港,擴展至大中華區、亞洲市場,甚至是世界上任何角落。
「我那一代的本地成功的創業家多在香港之外尋找機遇,也通常選擇留在中國內地或海外市場發展。我希望能與夥伴一同牽頭鼓勵他們多點關心現時在香港創業的後輩,一同拓展香港的初創生態圈。」
在中國創業,只要你向投資人推銷自己要發展全國市場,往往會籌得大量資金,香港僅有七百幾萬人的市場,的確較難融資,創投基金也不會專注香港市場。文立反其道而行,曾有人問他:「海闊天空創投是否慈善事業?」他倒認為在香港創業有一定優勢:香港地理位置適中,匯聚各方專才、科研技術和資金,且金融資訊高度流通,讓投資者掌握最新資訊,眾多跨國公司都在此設立區域總部。「為何投資者一定要先考慮美國矽谷、大中華市場?香港初創企業可媲美以色列的呢!相信到了2020年,香港會有多於五家市值十億美元的『獨角獸』。」他期望用幾年向投資者證明香港不乏具潛力的項目。
「創業是長途賽,香港初創不要急於成為『獨角獸』,以提高公司估值為主要目標,我們要摸索屬於自己的初創路線,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創業早期階段,文立認為專注於核心業務至為重要:「若不集中資源,估值愈高,集資愈多,公司愈容易出問題。」
文立很喜歡老子的名言「上善若水」,因為水可以積少成多,且至柔至剛,能慢慢磨平物件,甚至改變物件形態,「我們只要着眼於大方向,順水行舟,便能安然面對各種際遇,在商界打拼、立身處世亦然。」當筆者問到如何在商界做到「水利萬物而不爭」,他淡然回應:
「其實做生意不一定要錙銖必較,也不必獨攬所有好處。很多初創企業前來與我磋商融資,我即使未必對其項目感興趣,都願意提供意見,為他們介紹相關客戶或生意夥伴,這樣對各方都有好處。」文立認為個人信譽是創業和人生的基石,「別人不信你,不願意向你提供融資、跟你一起打拼,你如何單手拍掌?」
文/資訊處 Jenny Lau
圖/Keith Hiro
本文出自中大特寫榜上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