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创业心法
2017年12月11日
文立驰骋于本地初创的海阔天空
步入第一线集团的员工休闲区,笔者眼前一亮:偌大的地方不仅设有桌球枱和飞镖机,更有零食角及按摩椅等。集团创办人及行政总裁文立微笑道:「人是公司最重要的元素,他们工作愉快,自然会激发创意,办事更投入。光纤可以买,但好的员工有钱也买不到。」文立投身电讯业廿载,是香港第一代科技创业家。
「我在中大主修日本研究,不少人知道时都啧啧称奇。其实没有到日本留学的经历,我不可能展开互联网事业。」文立就读本科时,适逢互联网发展初期,几大互联网公司如Netscape和Yahoo!都在1994年诞生。学系要求二年级学生往日本交流一年,岂知此行成为文立的转捩点。
「当年可以上网的地方不多,而东京上智大学有不少交换生,为方便学生获取资讯,学校提供接通互联网的电脑,我输入关键词之后,文字、图像等资讯随即跃现眼前,我顿时兴奋莫名。那一刻起,我的人生便与互联网密不可分。」电讯发展日新月异,在异乡独立生活的经历培养了文立自学和解难能力,这都帮助他日后在业界游刃有余。
文立回港后,恰巧其兄长筹备成立互联网服务供应公司,于是把一周的课堂集中在两天内完成,以腾出时间兼顾工作。由于公司尚在发展阶段,人手不多,文立凡事亲力亲为,由市场推广至客户服务都涉足过,令他慢慢学会管理公司运作,后来公司卖盘,二十五岁的文立乘着二十世纪末的科网热潮,以四千万元创立第一线集团,主力为大中华区提供互联网服务。
创业不久,文立却遇上科网爆破,不少网站客户相继倒闭,直接冲击公司业务。「公司在2003年最高欠债五、六千万元,试过拖欠一家供应商二千六百万元,幸得当年经验丰富的公司董事悉力跟债主周旋,又说服股东继续注资,令公司避免清盘收场。那时我明白到,好的投资者不仅提供资金,还有经验和指导。」挨过科网泡沫一关,第一线又先后碰上沙士和金融海啸,「沙士时香港百业萧条,好在欧美经济不错,没有影响香港出口业,我们趁机吸纳制造业客户。」及后金融海啸涌至,文立调整服务价格,扩大市占率,令公司安渡危机,现今服务逾七百多个亚太区城市。
据投资推广署于2016年的初创企业调查,在香港注册的初创公司已超过一千九百间,其中以资讯、电脑及科技行业最多,有四百零一家,增幅达46%。近五年来,全球各类创投基金日益涌现,但专注于香港市场的却不多,文立遂于今年10月联同弘毅投资、 eGarden Ventures 和合兴集团成立海阔天空创投,冀帮助本地初创企业实践创新的营商构思,拓展香港的创业生态圈。除了投资具潜力的初创企业,他们更会安排成功的企业家担任导师,协助初创企业跨出香港,扩展至大中华区、亚洲市场,甚至是世界上任何角落。
「我那一代的本地成功的创业家多在香港之外寻找机遇,也通常选择留在中国内地或海外市场发展。我希望能与伙伴一同牵头鼓励他们多点关心现时在香港创业的后辈,一同拓展香港的初创生态圈。」
在中国创业,只要你向投资人推销自己要发展全国市场,往往会筹得大量资金,香港仅有七百几万人的市场,的确较难融资,创投基金也不会专注香港市场。文立反其道而行,曾有人问他:「海阔天空创投是否慈善事业?」他倒认为在香港创业有一定优势:香港地理位置适中,汇聚各方专才、科研技术和资金,且金融资讯高度流通,让投资者掌握最新资讯,众多跨国公司都在此设立区域总部。「为何投资者一定要先考虑美国矽谷、大中华市场?香港初创企业可媲美以色列的呢!相信到了2020年,香港会有多于五家市值十亿美元的『独角兽』。」他期望用几年向投资者证明香港不乏具潜力的项目。
「创业是长途赛,香港初创不要急于成为『独角兽』,以提高公司估值为主要目标,我们要摸索属于自己的初创路线,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创业早期阶段,文立认为专注于核心业务至为重要:「若不集中资源,估值愈高,集资愈多,公司愈容易出问题。」
文立很喜欢老子的名言「上善若水」,因为水可以积少成多,且至柔至刚,能慢慢磨平物件,甚至改变物件形态,「我们只要着眼于大方向,顺水行舟,便能安然面对各种际遇,在商界打拼、立身处世亦然。」当笔者问到如何在商界做到「水利万物而不争」,他淡然回应:「其实做生意不一定要锱铢必较,也不必独揽所有好处。很多初创企业前来与我磋商融资,我即使未必对其项目感兴趣,都愿意提供意见,为他们介绍相关客户或生意伙伴,这样对各方都有好处。」文立认为个人信誉是创业和人生的基石,「别人不信你,不愿意向你提供融资、跟你一起打拼,你如何单手拍掌?」
文/资讯处 Jenny Lau
图/Keith Hiro
本文出自中大特写榜上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