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创业摆渡人

2017年11月15日

莫伟轩(Peter Mok)(工商管理硕士1987) ,2013年加入香港科技园公司担任科技创业培育计划主管,凭借其多元化的工作经验扶植初创企业。作为把创业者送到成功彼岸的摆渡人,Peter在数年间交出亮丽成绩,在其带领下,创业培育计划截至2017年10月底有约280家初创企业参与其中,在香港科学园茁壮成长。他期望与各界加强合作,令香港成为塑造未来的创新科技先驱!

Peter (右二) 于中大读书时,喜爱与同学一起组队唱歌

中大的硬知识和软知识

想当年,Peter在经济学学士毕业后,顺理成章继续修读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期望有助将来事业发展。他选择中大,一来基于商学院的名气,二来目睹商学院在培育人才方面的实绩,而结果没有令他失望。「当时,有些教授较为重视理论,透过分析现成商业个案来培训同学的思维能力;有些教授则较为着重实践,要求我们自拟研习题目,再自行搜集数据进行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带给我独特的学习体验。」

除了书本上的硬知识外,Peter在中大也学会了许多做人处世的软知识。「要把一群性格各异的未来社会精英团结起来殊不容易。透过跟同学一起做业务企划,我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学习到如何取得人际关系的平衡,对我履行目前的职务很有帮助。」

创业摆渡人是这样练成的

要为别人摆渡,必先懂得撑船。中大毕业后,Peter曾任职跨国电讯集团、跨境投资企业、人事顾问公司等,亦有份成立两家初创企业,在中国和亚洲地区提供一系列科技产品。就这样,他在不同领域累积起宝贵的工作经验,包括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法务、企业上市、风险投资、人才招聘、知识产权、跨境诉讼等,可谓面面俱圆。

由私营企业转投香港科技园公司这所公营机构,对Peter来说是个新尝试。「这岗位让我有机会把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一次过运用出来,给我很大的满足感。有赖过往工作中的所学所得,我较能了解创业人士所面对的挑战,有信心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

加入香港科技园公司前,Peter 曾从事不同行业,图为Peter (左二) 与同事于夏威夷参加企业培训

没有摆不平、渡不过的难关

整个创业培育计划分为「科技」、「网动科技」、「生物科技」三大范畴,帮助科学园内的初创企业提升业务发展技能、物色创投资金、保护知识产权、连系城中人才,以及充份发挥崭新技术。当初创企业渐见规模,更可转到「企业飞跃计划」或参加「环球创业飞跃学院」等加速器或进阶计划进一步发展,甚至进军环球市场。

相比其他地区,香港的科技初创企业起步较迟,必须加倍努力才可迎头赶上。因此,Peter与其属下约30名同事确实任重道远。「最大的挑战是缺乏天使投资者的种子轮融资,令很多初创企业难以维持。幸而,经过多番努力,过往三年我们取得的私人资金升幅凌厉,在2014-15年度上升了6.5倍,预计未来数年仍会直线上升。」

另一棘手问题是本地企业甚少贸然起用本地研发的新科技。为此,Peter在两年前推出「科学园技术方案业界应用计划」,促进本地领先企业使用本土科技。「起初,要游说大企业试用有关科技难度甚高,幸而各界日渐支持,现已初见成绩,共有20多个成员参与,包括机管局、中华电力、美心集团、海洋公园等。」

Peter (中) 带领推动「网动科技创业培育计划」,扶助从事开发互联网及智能手机应用程式的创科公司发展创新

把创业者送到成功的彼岸

去年,香港科技园公司的创业培育计划荣获「国际商业创新协会」颁发2016年度孵化器大奖中,最高荣誉的「Randall M. Whaley年度孵化器大奖」,令Peter与有荣焉。

相比以往在私营公司从事把利润最大化的工作,Peter认为目前的职务更有意义,尤其当看到初创公司创造出改变常规的产品,为人们带来更美好的智能世界,那份满足感更是无可比拟。「曾有初创公司计划推出一款助人寻找开锁匠和水喉匠的手机程式,但我们认为其市场规模有限,建议改为助人物色时兴的陪月员及家务助理,结果该公司一举成功,业务现已扩展到八个国家和地区。」

展望未来,Peter期望创业培育计划能培育出数家具代表性的优秀企业,甚至估值超过十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从而改变社会风气,吸引更多年轻人选修科学、科技、工程、数学等STEM学科,为香港未来创新型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Peter (中) 喜见香港遍地科创人才,他亦致力协助团队实现科技创业梦 

  

Peter (中) 鼓励年轻人勇于尝试,共同建立创新及创业的生态环境

视频 —— 校友寄语

本文出自中大商学院校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