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后消费共享时代

2017年09月21日

自从Airbnb在2007年出现,租用闲置资源的经济模式在全球遍地开花,愈来愈多旅客透过Airbnb网站租用居民家中的闲置床位或整个单位,节省旅费之余,更可体验当地风情。创办人Brian Chesky回忆当初向母亲分享「让旅客与当地人共住」的理念时,母亲大惑不解,外祖父却淡然回应:「我年轻时就是这样去旅行。」两代人的反应,勾画出迥异的消费模式。美国二战后出现大规模生产,消费主义兴起,几乎人人都是通过消费、拥有物品,藉以建立身分认同及中产地位。

分享闲置资源 颠覆消费概念

中大创业研究中心项目总监陈志邦教授指出,共享经济旨在以「分享」取代「拥有」,鼓励人善用网络平台,把闲置资源或技能分享给有需要者,「一般家庭不会每天都使用电钻,假如物主愿意与邻居分享使用,整体社区就能减少购买电钻,避免浪费,该电钻亦能得到充分运用,体现出共享经济的精神。」当中的闲置资源可以是有形的物品,如小型家电、空置房间、衣服、假日才使用的汽车,或是知识与技能等无形的资源。

陈志邦教授

其实香港经济在起飞前,早已实践共享活动;在家妈妈帮忙看管在职妈妈的孩子,大家亦会聚首邻居家中共享《欢乐今宵》电视节目。只是社会经济改善后,家家户户习惯了各自添置用品,以提升生活质素。然而,都市人追求时尚产品心态导致不少可用的物品遭弃置,过量生产亦会浪费天然资源。2008年的金融风暴过后,社会大众开始反思过度消费的问题,令共享经济再次萌芽。

共享社会 建美丽新世界

共享经济于2011年获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十个改变世界的概念」之一。中大学生于2016年发起校园首个常设二手物交换平台「山城角乐」,以鼓励同学实践绿色理念、反思过度消费。交易的货币是「时分」,而非金钱,闲置物资可拿到店内赚取时分,并以时分换取其他物品,以增加捐赠和使用二手物的频率,促进中大社区的物资流转。社会学系毕业生伍朗希是初创成员之一,她说:「积分制度既可吸引同学持续参与,又可以延长物资交换过程,比传统以物易物更有弹性,因为社员可以累积分数,不必即时以一物换取他物,故可以有充分时间考虑自身需要后才兑换,进一步减少浪费。」

山城角乐∶伍朗希(左)

社会学系毕业生叶晓慧喜欢观察社会现象,她留意到不少家庭主妇为照顾家庭放弃事业,同时很多在职人士下班后没有时间煮饭,遂于在学时期成立社企「你想煮意」,聘请主妇为上班族购买新鲜食材,既可让主妇一展所长,善用闲暇改善家庭经济,又可令在职人士烹调营养住家菜。「客人只需在网上填妥食材订单,主妇便会到街市代购新鲜食材,准备即煮的营养餸盒于指定时间送到顾客家中。」团队已于今年8月正式开业,并计划让主妇撰写营养食谱,推动本港家庭过健康「自煮」的生活。

你想煮意∶叶晓慧

开拓共享市场 革新创业思维

科技发展的确降低进入市场的门槛,衍生不少新的商业模式,陈教授认为共享经济的成功在于网络资讯整合的质素,「Airbnb和Uber的强大之处在于没有自己的资产,它们只是将市场上现有资源整合,在网络平台提供快速的资源配对,从而在市场脱颖而出。」但由于这种商业模式的入场门槛低,其他人很容易加入市场竞争,例如当GoGoVan召车平台成功后,同期便有CALL4VAN等对手出现。陈教授认为,当公司取得市场占有率,便需要着手提升服务质素,避免客户流失,例如改善平台的用户体验,为贵价、易坏的产品购买保险。

在共享经济的浪潮下,消费者轻易在共享平台找到较优惠或较方便的产品与服务,这类崭新的商业模式往往会冲击同类行业的市场,惹来不满。其实传统企业大可把握共享经济的机遇,藉着投资或并购共享平台,提升品牌的吸引力,例如宝马车厂于2011年投资共享车位平台JustPark,结合其应用程式与宝马汽车的导航系统,方便车主寻觅车位,成为一种增值服务。

陈教授认为新兴产业只要合乎消费者的利益,能减低成本、提供更佳服务、改善市民生活质素的话,社会都应支持其发展。然而,他亦表明,若果某些商业模式僭越社会道德规范,即使有市场需要,都要受到限制:「有一个交友平台叫Ashley Madison,但它是专门让已婚人士寻找婚外情对象的平台,全球会员人数更达三千七百万,虽然网站后来被揭发大部分帐户属虚假帐户,但从它的收入来看,显示仍然有市场需求,但这类服务明显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

本文出自《中大通讯》第5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