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大推動可持續發展 獲聯合國國際綠禮袍獎嘉許
2021年07月26日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建築學院「一專一村」農村可持續發展計劃,近日獲得2021年國際綠禮袍獎(International Green Gown Awards) ——「造福社會」(Benefitting Society)類別大獎。此外,由大學通識教育部於2020-21年開辦的「可持續發展學習計劃」(SDG Study Scheme),亦入選「2021下一代教育及技能」(2021 Next Generation Learning and Skills)類別大獎的最終候選名單。
由聯合國環保署支持的國際綠禮袍獎,旨在表彰世界各地的大學和學院開展的可持續發展舉措和倡議,獎項廣受各界認同。
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表示:「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是中大最新五年策略計劃中的七大範疇之一。我們致力透過大學的教學、研究、社區協作及參與以回應社會需要及為全球社區作出貢獻。國際綠禮袍獎肯定了我們的師生及研究人員在推動可持續發展工作的努力及成果,為本地及全球同儕樹立了好榜樣,我們引以為傲。」
「一專一村」計劃:鼓勵內源性及可持續的農村發展
「一專一村」計劃下的項目包括鄉村改善工程、建造天橋以及內地夯土房屋建築系統。於2015年,「一專一村」團隊利用「高科學、低技術」的策略,並以「本土技術、本土材料、本土工匠」為原則,在中國雲南省完成了震後重建示範項目,為當地一對年老夫婦重建居所,在設計上同時兼顧生物氣候特性、經濟效益、美感和空間運用等不同範疇的需要。
國際綠禮袍獎評審讚揚「一專一村」團隊向農村地區伸出援手,為當地人提供了急切需要的可持續重建工程,並讓他們有能力自主延續建設。評審對項目當中提升技能的元素及採取整體考量的處理手法,印象特別深刻,展示出道義發展是如何賦權有需要人士(特別是女性),以及考慮氣候適應及技術轉移的問題。
於2014年開展「一專一村」計劃的中大姚連生建築學教授吳恩融教授對獲獎感到榮幸,他表示:「中大『一專一村』團隊通過實施及推展相關項目,回應全球及區域性挑戰和社會需要。在計劃下,劍橋大學、哈德斯菲爾德大學、清華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重慶交通大學及同濟大學等多間院校與政府機構合作,組成多領域夥伴及協作平台,為中國貧困鄉村地區構思跨領域、創新及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有關此計劃的獲獎資訊,可瀏覽:https://www.sustainabilityexchange.ac.uk/2021_benefitting_society_the_chinese_university
「可持續發展學習計劃」:培育學生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領袖
通識教育是中大全人教育的重要一環。在2020-21學年,中大大學通識教育部以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框架,在原有大學通識教育四個範圍的科目基礎上推出「可持續發展目標學習計劃」(SDG Study Scheme)。此嶄新學習計劃是藉著中大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香港地區分會聯席主持的優勢推出。網絡的目標是透過動員社會各界為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實際可行的方案。
「可持續發展目標學習計劃」包含三部分,結合學科學習和經驗學習。計劃要求同學先後修畢一個由SDG學苑舉辦的網上課程《如何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最少三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通識課(SDG-GE),並完成與SDG相關的義務活動。截至2021年7月,大學共提供48門可持續發展目標通識學科,供學生選修。單在計劃推出的首個學年,就已經有超過一千名學生選修上述可持續發展目標通識學科,反應理想。
中大大學通識教育主任梁美儀教授表示:「儘管新冠肺炎為教學活動帶來挑戰,老師為其可持續發展目標通識課設計了很多具創意的體驗式學習活動,以提升教與學的表現。我們希望能夠進一步提升大眾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認知,培育下一代成為建設可持續發展世界的領袖。」
有關此計劃的其他資訊,可瀏覽:https://www.sustainabilityexchange.ac.uk/2021_next_generation_learning_and_skills_the_ch
本文出自傳訊及公共關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