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經濟改革:過去 ‧ 現在 ‧ 未來
2019年07月25日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藍饒富暨藍凱麗經濟學講座教授劉遵義觀察到上述現象,並且在六月二十九日於首次中大商學院全球校友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
當日,劉教授以「中國經濟改革:過去 ‧ 現在 ‧ 未來」(Chinese Economic Reform: Past, Present, Future)為題,解釋中國如何排除萬難,從一個欠缺有效本土市場且很大程度上與外界隔絶的中央計劃經濟體(1953至1978年間),最終實現了四十年持續經濟增長的奇跡。
劉教授指出:「從1978至2018年,中國境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了差不多三十七倍。有別於絶大部分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GDP無論按總量或人均計算均未嘗下滑,也沒有出現過惡性通貨膨脹。」
劉教授道出了促成這個發展情況的兩大關鍵因素:「第一個因素是為中國經濟引入自由商品市場,加上生產者的有條件自主權;第二個因素同樣重要,就是中國經濟對外開放予國際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
第一個因素的出現是偶發性的。「1978年12月,安徽省小崗村的農民冒着極大的風險立下生死狀,簽署了土地承包責任書,實行包產到戶。每戶除了承擔本身的生產指標和繳納稅款外,還自行增產種植額外的農作物在自由市場上出售,收益歸自己擁有。」
這個明智的制度確保沒有任何一方的利益會受損。政府亦沒有少收作物產量和稅款,公社管理幹部亦達到了生產和稅務的指標,而農民在履行自己的責任之外,還可以自發賺取更多收入,這是一個讓所有人都有所得益的多贏局面。
「中國將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而這將為中國以至全世界締造雙贏的局面。」 — 劉遵義教授
「不必再承擔任何生產責任的公社開始組織其他生產活動,運用公社的資源來生產任何有需求的產品,並且於自由市場上出售,形成了所謂的『鄉鎮企業』。」
不久之後,這種承包經營責任制獲得內地各處的村莊和省份紛紛採用,並在八十年代初逐漸擴展到非農業活動。
劉教授稱之為雙軌式系統,即是計劃經濟和自由市場這兩套制度並存,雙管齊下,有效地開創了「沒有輸家的改革」。最終,強制性中央計劃經濟以外的經濟活動蓬勃增長,價值遠遠大於計劃經濟活動,而除了環境和扶貧指標之外,強制性的中央經濟計劃逐漸淡出。
另一項促進了內地市場經濟增長的改革重點,就是對國際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的開放政策。
這些發展讓中國獲得更多資源和選擇,若中國僅局限於其國內「生產可能組合」進行生產,前面提及的經濟成就將無法實現的。這些發展也為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策略奠定基礎,加上人民幣國際競爭力的不斷提升,以及逐步實現經常項目可兌換,還有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因此大幅提升了貿易額,進而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國。
那麼,放諸今天,還有可能進行沒有輸家的改革嗎?劉教授承認現在比當時困難得多。他說,儘管中國的收入差距已經顯著提升,但人們仍未能忘記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的苦況。在未來二十年,再不能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的生活水平作底線進行比較,取而代之的是2000年代的標準。相信未來將有更多民眾的生活水平滯後,而政府也因此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來確保更多民眾能得到更公平的對待,去分享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成果,以彌補這批輸家的損失。
劉教授補充說,中國必須在短期內克服多項挑戰以維持經濟增長。首先,必須進一步降低過剩的產能,實施供給方的結構性改革,並採取措施解決土壤、空氣和水質污染的問題。此外,政府還需要針對收入差距和人口老化等問題,以及必須繼續反貪腐運動,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決定性的作用。
從長遠來看,中國應繼續加強市場在資源分配中的作用。對於增長,政府還必須「重質不重量」,實施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的「三零」策略,並與歐盟和東盟合作,維持按規矩運作的國際經濟秩序。
劉教授對中國前景樂觀,並表示:「數據顯示中國仍然處於GDP高速增長的範圍內。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國經濟仍能夠以百分之五至六的速率增長。高儲蓄率可以實現高投資率,而中國資本—勞動比率仍然較低,表示有提高生產力的空間。」根據他的預測,中國人均GDP在本世紀結束前仍然可能會繼續停留在較低水平,但即使如此,中國GDP在2033年前便可以趕上美國。
劉教授補充:「中國將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而這將為中國以至全世界締造雙贏的局面。有別於美國和前蘇聯,中國無意向全世界輸出其社會和政治制度。未來將有機會以和平、友好的方式解決紛爭。」
本文出自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