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心」耕細作的領袖牧者

2017年10月16日

朱泰和(John Chu)(工商管理碩士1974),由小學校長搖身變為銀行大班,歷任金融機構要職,包括在美國銀行擔任中國區行長、紐約投資銀行部石油公司業務主管及香港企業銀行業務總經理。其後,他憑著豐富的信貸風險和財務管理經驗獲邀加盟友邦保險,榮休前擔任首席投資總監長達22年之久,現為友邦保險有限公司董事局董事。他認為只要以「心」待人,用心把小事做好,自能成就大事。

朱Sir是中大常務副校長華雲生教授(左)的小學班主任,兩人於中大商學院活動喜相逢

早年創校興學 讀MBA擴闊視野

人稱朱Sir的朱泰和跟教育工作淵源深厚。他就讀路德會協同中學時,深受其校長的教學熱忱所影響,立志獻身基督教教育。為此,中學會考後他選擇入讀葛量洪師範學院,並到小學任教,期間曾擔任中大常務副校長華雲生教授的班主任!其後,他負笈美國取得教育學士和碩士學位,回港擔任路德會基督教教育專員,跟政府合作開辦四間津貼學校,並出任該四校的校長或校監。辦學除了熱誠,更需要財務管理知識,方能把資金調度得宜。朱Sir自嘲當時連看帳也不懂,於是報讀嶺南工商管理研究所(中大商學院前身)MBA課程。 「課程除了教授財務知識和技巧外,更會對環球個案進行研究,加上師資國際化,令同學視野相當廣闊。我還未畢業已運用所學的商管知識,革新了學校財務策劃的方法。」當年每屆MBA學生只有十多人,師生關係密切,而對朱Sir影響最深的首推艾詩伯教授(Professor John Espy)。 「那時,MBA在香港是新產品。他造訪中環各大企業介紹課程優點,安排學生到適合的公司面試,並引導我們思考應答方法,真是一位難得的賢師!」


朱Sir於1973年修讀工商管理碩士時,在中大校園留影

感激知遇之恩 校長蛻變銀行大班

在艾詩伯教授穿針引線下,朱Sir在MBA畢業時獲得多家企業爭相羅致,當中美國銀行的主事人曾七次約見面談,並把他日後的升遷路徑清楚勾勒出來。朱Sir被對方的誠意打動,加上辦學計劃經已完成,於是功成身退,接受銀行業的新挑戰。 朱Sir贊同老子「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的主張,認為大事皆由小事累積而成,所以投身銀行業後從低做起。最初,他擔任人事部主管,了解各部門的人員和運作,其間發掘了梁高美懿(前任創興銀行行政總裁)、羅志偉(德意志銀行香港區總經理) 等日後獨當一面的人才;接著,他被派往東京,負責亞洲分行的財務策劃,藉此加深對行業的認識;之後,他被派駐馬尼拉籌組亞洲訓練總部,並負責教授管理課程,因而對業務充份掌握。

回港後,朱Sir出任高級信貸經理,主管製造業和貿易公司的放款業務。之後,他扶搖直上,被擢升為中國區行長,有幸對中國經濟發展作出貢獻,見證改革開放的成果。後來,他被派往紐約總部,主理六間國際石油公司的能源貸款業務,以華人的身份,取得埃克森美孚、德士古等環球巨企的信任,攀上事業另一高峰。


朱Sir (右二) 曾於美國銀行任職,圖為他在紐約的活動中向客戶致辭

管理學最高境界 ── 百姓皆謂我自然

其後,朱Sir獲得時任友邦保險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謝仕榮先生邀請加盟,離開服務了19年的美國銀行。當時,他認為自己仍有能力貢獻香港金融服務業,碰巧友邦物色人才協助管理亞洲的投資,看中他在信貸和財務管理方面的豐富經驗,雙方一拍即合。結果,朱Sir在友邦一做便是22個寒暑,證明人生任何一個階段都可以作出貢獻。

談到管理哲學,朱Sir對老子推崇備至。 「所謂『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道德經十七章) 最優秀的管理方式是不著痕跡,下屬不會覺得被人管束。當事情大功告成時,下屬會認為是自己主動辦妥,而不是奉命行事,當中的滿足感可想而知。」因此,朱Sir每次推行計劃時,不會只求上級賞識,總會先行諮詢下屬,讓同事一同參與,共享功勞。


朱Sir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與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黃洪先生 (中) 及時任友邦保險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杜嘉祺先生(左)合照

朱Sir與中大商學院金融財務工商管理碩士同學分享經驗

以「心」待人 一輩子要上的課

朱Sir把多年的成功心得,濃縮為一個「心」字,當中蘊含了愛心、誠心、專心、決心、恆心等處世道理。多年來,他秉持以「心」待人的原則,並以牧羊人自況,把同事視為寶貴的綿羊,必須好好珍惜和看顧。因此,他總是致力營造融洽的工作環境,增加同事對公司的歸屬感。

榮休後,朱Sir展開了人生精彩新一頁。除了步行、游泳、閱讀書刊、共聚天倫之外,他還經常在教會講道,並應邀到學校演講,繼續為新一代擔當人生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