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毋忘初心 生物製藥創未來

2019年02月26日

敬畏生命,無畏創新。

剛於去年修畢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EMBA(中文班)]的陳亞,是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首位在讀期間成功把公司上市的學生,其創辦的武漢海特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最初註冊資本為六千萬元人民幣,2017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簡稱「深交所」)上市,現時市值約三十億元人民幣。

陳亞為自己能夠從事健康產業感到幸運和自豪,而他似乎天生具備的觀察力、行動力和敏銳性,為他的公司成功打造了皇牌產品「金路捷」——源自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的神經生長因子製劑。陳亞認為上市有助公司加大發展,但他認為更重要的是能夠不斷提供更多更好的健康產品,上市無改他以創新技術改善人們健康的初心!

每次上學都是一次長征

陳亞是湖北人,大學本科修讀精細化工,先後於清華大學和武漢大學兼讀企業及工商管理,2016年起修讀中大EMBA課程,展開每月往返武漢與香港的上學征途。兩地相距九百多公里,坐火車需時老半天,尚幸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早前通車,車程縮減至約四個半小時左右。

儘管路途遙遠,陳亞仍選擇來港進修,全因認為中大既有國際學術氛圍,兼具歷史文化傳承,例如新亞書院創辦人錢穆先生與內地教育界淵源深厚,崇基學院跟以往的燕京大學一脈相承,讓他倍感親切。除了專業知識外,他期望在中大培養更開放的思維、更廣闊的視野。

陳亞欣賞中大課堂文化活潑,學習環境理想。兩年來,他自覺收穫良多,除了同學之間的友情外,財務規劃、商業談判技巧等商業理論和知識更有助他把多年實戰所得的知識系統化地整理出來。

「走的時候很累,但只要堅持下去,便會發現再大的困難都有盡頭。」—— 陳亞

只有創新 才有未來

陳亞起初從事化工業,其後把握生物製藥的發展勢頭,於2000年與多位股東創立武漢海特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並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就全球製藥業來說,化學藥是傳統基礎,銷量最大;生物藥是新興亮點,增長速度最快。生物藥是通過生物工程製造的藥品,例如疫苗,結構遠比化學藥複雜。近年,生物技術發展驚人,為對抗腫瘤和其他頑疾燃起新希望。2018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兩位得獎者研究的免疫療法便是好例子。

「只有創新,才有未來。」陳亞深明此道,帶領公司堅持研發先行,致力成為一流的治療神經系統疾病藥業基地。經過多年發展,海特生物製藥已成長為年營業額達7.7億人民幣的創新企業,擁有符合GMP認證標準的生產廠房一萬餘平方米,以及二十多種暢銷產品,其主力產品「金路捷」是全球第一種獲政府批准上市的神經損傷類疾病用藥。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在陳亞的領導下,海特生物製藥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能夠帶領公司邁向新里程,陳亞除了感激各界支持,也感謝中大為他帶來新的知識和力量,並期望將來有機會在醫藥研究方面跟中大合作。

公司成功上市沒有讓陳亞沖昏頭腦,反而提醒他要堅守初心來面對挑戰。「我們還是原來的企業,還是在做原來的事情,不會因為上市了便急於發展。與此同時,我們要在企業管治、人才儲備、發展規劃等方面逐步提升,不能辜負上市得來的寶貴資源。」

展望未來,陳亞透露將會加大創新研發的力度:在化學藥方面,除了自設廠房監控原料品質,更會向小分子藥方向發展,期望把現有藥品改良創新;在生物藥方面,則會加強鑽研診斷試劑,為用藥提供精準資料。此外,該公司已在珠海設立試驗場,以迎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對生命心存敬畏,才會重視品質;對創新無懼無畏,才能不斷突破!」—— 陳亞

期望為企業注入靈魂
製藥關乎人命,而上市公司也有責任為股東爭取最大回報,那麼如何平衡社會責任與企業利益呢?陳亞認為兩者沒有矛盾。「製藥是普渡眾生的行業,並非單純的商業行為。藥廠發展業務時必須堅守道德底線,承擔保障民眾健康的社會責任。實際上,企業愈注重社會責任,業務發展也會愈好。」

陳亞謙稱沒有過人之才,只是做事較為堅韌,不會輕言放棄,而這個特質在他2017年參加戈壁沙漠挑戰賽時表露無遺。「走的時候很累,但只要堅持下去,便會發現再大的困難都有盡頭。」

雖然公司成功上市,但陳亞認為跟優秀企業仍有距離,還有更高的標竿需要超越。他期望為公司注入靈魂,提倡「敬畏生命,無畏創新」的企業文化。「對生命心存敬畏,才會重視品質;對創新無懼無畏,才能不斷突破!」

常言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看來,人跟企業都如是。

本文出自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專題故事